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鹊桥仙·乞巧楼空》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纳兰性德

《鹊桥仙·乞巧楼空》由纳兰性德创作

原文:

鹊桥仙·乞巧楼空

清代-纳兰性德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
      正值七夕佳节,却感到孤独寂寞,让人不由得生出愁绪。
    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叮嘱自己别去晒那件旧罗衣,因为那是她曾经为我亲手缝制的,看到它只会让我更加惆怅。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
      低头看荷塘里莲花凋落,菱丝遮住了清澈的水面,抬头望天,只见繁星点点闪烁。
    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你亲自拿着我送你的妆盒,袅袅婷婷地走来,不论是天上还是人间,你我的情缘都如此深远而长久。

    注释:


    七夕:农厉七舟七日之夜、俗称七夕。《荆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平织女集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缕彩, 穿七孔针,或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网瓜上,则以符应。”又,《东京华梦录·七夕》云:“至初六、初七日晚,贵家多结彩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阵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歹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故七夕是为古代一大节日,此日除乞巧外,民间还有曝晾经书,弄化生(用蜡作的婴儿),即乞子,同时亦有乞富、乞寿等风俗。
    影娥池:池名。《三辅黄图》谓:汉武帝于望鹄台西建俯月台,台下穿池,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因名影娥池。唐上官仪《咏雪应诏》:“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丁宁:同叮咛。 
    罗衣:软而轻的丝制衣服。
    莲粉:即莲花。
    菱丝:菱蔓。
    翳:遮掩之意。
    钿合:金饰之盒。
    盒:古作“合”字。古代女子以此为定情之信物。陈鸿《长恨歌传》谓:“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李贺《春怀引》:“宝枕垂云选春梦,钿合碧寒龙脑冻。”
                 

纳兰性德相关作品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
    打印版文档下载
    纳兰性德(清代)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

    鹊桥仙(词牌名)
    鹊桥仙,词牌名。亦称《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最初是咏牛郎织女在七夕藉鹊桥相会故事的,因欧阳修的“鹊迎桥路接天津”得名。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鹊桥仙·乞巧楼空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