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在他一笑之中强秦不得称帝,他飘然而去隐居于大海之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谁能像他那样排患解难,功成之后不屑于邀赏请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古老的边塞飞过秋天的大雁,高高的鲁连台上万木摇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自古以来天下的高人奇士,只是存在于平民百姓之中。
题记:
清顺治十四年,屈大均离广东北游,次年春到达北京,复转至山东,行经在平县,登鲁连台遗址,有感于鲁仲连的事迹,遂写下此诗。
原文: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在他一笑之中强秦不得称帝,他飘然而去隐居于大海之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谁能像他那样排患解难,功成之后不屑于邀赏请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古老的边塞飞过秋天的大雁,高高的鲁连台上万木摇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自古以来天下的高人奇士,只是存在于平民百姓之中。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