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清平乐·池上纳凉》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项鸿祚

《清平乐·池上纳凉》由项鸿祚创作

题记:

这首词创作于清宣宗道光初年(1821年)。项鸿祚自幼天资聪援,善于著文。他填词很讲究音律,虽内容大都是伤春悲秋之作,然却以古艳哀怨的词风著称于世,在写作技巧上也有很多可取之处。这首词作是词人借描写夏夜在庭院纳凉的情景,抒发出几分对人生的哀怨。

原文:

清平乐·池上纳凉

清代-项鸿祚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水天一色一片清静凉爽气息,庭院中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纳凉消夏。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门帘高卷清风摇动着室内的蜡烛,竹影婆娑映照墙上就像一幅美丽的写竹图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
      醉后躺卧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轻罗纨扇微微煽动凉气徐发。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荷塘里骤雨一下子就过去了,明天一定会是秋风萧杀。
      
      。

    注释:


    清平乐(yuè):词牌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个乐调命名。双调四十六字,八句,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清话:清新美好的意思。
    销夏:消除暑气,即纳凉。销一作“消”。
    蜡炬:蜡烛。
    桃笙:竹簟。据陈鼎《竹谱》载,四川阆中产桃笙竹,节高皮软,制成竹席,暑月寝之无汗,故人呼竹簟为桃笙。
    熟罗:丝织物轻软而有疏孔的叫罗。织罗的丝或练或不练,故有熟罗、生罗之别。
    一霎:一会儿。

项鸿祚相关作品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项鸿祚(清代)
    暂无
    清平乐(词牌名)
    清平乐,词牌名。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前阕四仄韵 / 后阕三平韵 - 平仄换韵。仄
    清平乐·池上纳凉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