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阳生大弟:
阳生大兄弟:
吾比以家贫亲老,时还故郡。
我近来由于家中贫困亲人年老,经常返归故乡。
在本县之西界,有雕山焉。
在本县的西面地界,有一座雕山。
其处闲远,水石清丽,高岩四匝,良田数顷。
那里僻静幽远,流水山石清澈绚丽,高高的岩壁四面围绕,肥沃的农田数顷。
家先有野舍于斯,而遭乱荒废,今复经始。
家中原先有茅屋在这里,遭遇动乱已经荒废,现在又开始修建经营。
即石成基,凭林起栋。
就着山石建成地基,靠着林木横起屋梁。
萝生映宇,泉流绕阶。
女萝攀生映入屋内,泉水流淌绕着石级。
月松风草,缘庭绮合;
月下的松风中的草,沿着庭院罗绮般地相合;
日华云实,旁沼星罗。
向阳的花,云间的果,依着池沼繁星般地罗列。
檐下流烟,共霄气而舒卷;
屋檐下飘出的炊烟,和山间云气一起升腾舒卷;
园中桃李,杂松柏而葱蒨。
小园内生长的桃李,间杂松柏更觉葱翠鲜美。
时一牵裳涉涧,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
时常一人手提衣裳跋涉过涧,拄着手杖登上山峰,心中悠悠似独自飞升,身子飘飘如将要远去,幽远浩渺已不再觉得自己在天地之间了。
若此者久之,乃还所住。
像这样待久了,便回到住所。
孤坐危石,抚琴对水;
一个人坐在兀立的石上,面对泉水手抚琴弦;
独咏山阿,举酒望月。
独自在山间吟咏,举起酒杯抬头望月。
听风声以兴思,闻鹤唳以动怀。
听到风声思绪萌发,耳闻鹤鸣情怀涌动。
企庄生之逍遥,慕尚子之清旷。
企望庄子那样的逍遥自在,羡慕尚君那样的清闲旷达。
首戴萌蒲,身衣缊袯,出艺粱稻,归奉慈亲。
头上戴着竹编的斗笠,身上穿了麻制的狡衣,出门种植高粱稻麦,回家侍奉父母双亲。
缓步当车,无事为贵,斯已适矣,岂必抚麈哉!
缓步而行就当作车驾,没有是非就是富贵,这样已经很适宜了,何必还要摆弄麈尾空谈呢!
而吾子既系名声之缰锁,就良工之剞劂。
而你已经套上了名声的缰绳枷锁,身受能工巧匠的刀雕斧凿。
振佩紫台之上,鼓袖丹墀之下。
在紫禁宫上摇动玉佩,在红台阶下拂拭衣袖。
采金匮之漏简,访玉山之遗文。
收集金匮藏书遗漏的书简,寻访玉山策府未收的文籍。
敝精神于丘坟,尽心力于河汉。
钻研《九丘》《三坟》耗竭精神,追求文如银河费尽心力。
摛藻期之鞶绣,发议必在芬芳。
铺陈词藻希望能像印囊上的刺绣,发表议论务必使人如嗅芳香。
兹自美耳,吾无取焉。
这些都是你自己的爱好,对我来说并不足取。
尝试论之:
曾经试着对此这样议论:
夫昆峰积玉,光泽者前毁;
那昆冈上堆积的玉石,光泽闪亮的早被开采;
瑶山丛桂,芳茂者先折。
瑶山中丛生的桂树,芳香茂盛的先被采摘。
是以东都有挂冕之臣,南国见捐情之士。
所以东都洛阳有挂冠而去的朝臣,南方泽国出现了为情捐躯的志士。
斯岂恶粱锦好蔬布哉!
我这样难道是厌恶佳肴锦缎偏爱蔬菜粗布吗?
盖欲保其七尺,终其百年耳。
那全是为了要保全这七尺之躯,尽享人生百年啊。
今弟官位既达,声华已远,象由齿毙,膏用明煎。
现在贤弟官位已经通达,声誉也已远播,然而大象由于象牙珍贵而弊命,油膏因为能照明而受煎熬。
既览老氏谷神之谈,应体留侯止足之逸。
既然已读了老子有关谷神的议论,应当体味留侯知足而止的旷达。
若能翻然清尚,解佩捐簪,则吾于兹,山庄可办。
如果能幡然以清闲自重,解下玉佩拿去发簪,则我在这里,山庄可以办妥。
一得把臂入林,挂巾垂枝;
一旦能挽着手臂同入山林,可把头巾挂在低垂的枝上;
携酒登巘,舒席平山,道素志,论旧款,访丹法,语玄书。
带着村酒共登峰峦,将席铺在平坦的山间,彼此叙说生平志向,共同谈论往日的情意,探讨炼丹的方法,讲述玄妙的书籍。
斯亦乐矣,何必富贵乎?
这样也是很快活的啊,何必一定要求富显贵呢?
去矣阳子,途乖趣别。
我走了啊阳君,道路相背意趣不同。
缅寻此旨,杳若天汉。
远远追寻这种人生旨趣,却像银河那样遥遥无期。
已矣哉!
就这样吧。
书不尽言。
信中写不尽要说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