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针灸大成·卷一·刺禁论》的原文打印版(杨继洲)

《针灸大成·卷一·刺禁论》由杨继洲创作

原文:

针灸大成·卷一·刺禁论

明代-杨继洲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
  歧伯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谓之使,胃为之市。膈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谓肾神,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刺足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鱼腹内陷,为肿。
  一作欠。一作三日。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耳聋;刺膝膑,出液为跛;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刺腨肠内陷,为肿;刺眶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新内无刺,已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乃刺之;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
  一作脉乱。
  五夺不可泻:
  歧伯曰:“形容已脱,是一夺也。大脱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杨继洲相关作品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正在努力补充
    打印版文档下载
    杨继洲(明代)
    暂无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