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
芭蕉,叶子大而空,承接雨点时会有声响。
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
因雨点的快慢疏密而发出不同的声响,不会有差误。
然蕉何尝有声,声假雨也。
但蕉叶何尝有声,它是借助雨点才发出声音的。
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
雨点不落在蕉叶上,那么蕉也只是默默地静静地栽种在那里;
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
蕉叶不空,雨点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
蕉雨固相能也。
蕉叶与雨点本来就是相互起作用的。
蕉,静也;
蕉叶是静的。
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
雨点是动的,动的雨点与静的蕉叶相碰撞而发出声响,声响又是能够进入耳朵的。
迨若匝匝㴙㴙,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也。
及至耳朵接受了雨打芭蕉之声,人们用“匝匝㴙㴙”、“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来摹拟这种声响,觉得它像僧人在佛堂诵经,像打鱼人驱鱼的木棒在敲响,如珍珠倾泻,如骏马奔腾,至于将听到的声音想像成什么,那又属于听者的佳妙了。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长洲人胡日之将蕉种在庭院来等着下雨,以“听蕉”为别号,这样看来他对动与静的机理有所领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