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责善》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王守仁

《责善》由王守仁创作

原文:

责善

明代-王守仁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责善,朋友之道”;
      所谓“互相责求向善,是朋友相处的道理”;
    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但是必须做到无所谓的『尽心地劝告并且好好地开导他』,尽自己的忠诚爱护的心意,尽量用委婉曲折的态度,使朋友听到它就能够接受,深思出道理后就能够改过,对我有感激却没有恼怒,才是最好的方法啊。
    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
    如果首先揭发他的过失罪恶,极力的毁谤斥责,使他无地容身,他将产生惭愧羞耻或愤怒怨恨的心;
    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
    虽然想要委屈自己来听从,可是在情势上已经不可能。
    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这等于是激怒他使他做坏事了。
    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
    所以凡是当面揭发他人的短处,攻击揭发他的隐私,用来换取正直的名声的人,都不能和他谈论要求朋友为善的道理。
    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
    即使这样,我用这种态度对待别人,也是不可以啊;
    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
    他人用这种态度加在我的身上,凡是攻击我的过失的人,都是我的老师,怎幺可以不乐意接受而且内心感激他呢?
    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
    我对于圣道没有什么心得,我的学问是粗浅的。
    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
    各位同学跟随我来此求学,我常整夜思量,罪恶还不能免除,何况过失呢?
    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
    有人说,“事奉老师不可以冒犯,也不可以隐讳不说”,因此就说老师没有可以劝谏的地方,这是不对的。
    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
    劝谏老师的方法,要坦直却不至于恶言冒犯,要用委婉的态度不至于隐讳不说。
    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
    假使我是对的,能够因此清楚我是对的。
    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
    假使我是错,能够因此明白来改正我的错误。
    盖教学相长也。
    这就是教者学者彼此互相规劝而长进的啊。
    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各位同学责求向善,应当从要求我为善开始。

王守仁相关作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
    打印版文档下载
    王守仁(明代)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

    责善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