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登岳阳楼望君山》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杨基

《登岳阳楼望君山》由杨基创作

题记:

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诗人再次被起用,奉使湖广(今湖南、湖北)。考诗人一生经历,除了这次奉使外,没有去过湖广,因而这首写晚登岳阳楼望君山的诗与他的《岳阳楼》诗可能都写于此时。

原文:

登岳阳楼望君山

元末明初-杨基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在这晴朗的夜晚,洞庭湖上没有风,也没有沉沉暮霭,清澈的湖水犹如白色的绸缎。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君山在远望之中只看到一点的青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面对着洞庭湖偌大个镜子在梳头。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若说是湘女对明镜,为何还不把镜子收起来,仔细一看,却是青山对绿水,山也悠悠,水也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那浩洁洞庭水顺着长江滚滚的春水东流而下吧,让江水冲去自己无穷无尽的愁苦。

    注释:

    1.岳阳楼:湖南岳阳县城西门楼,正对洞庭湖,远望君山,自唐以来为有名的游览胜地,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据传旧址是三国时吴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始建于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唐开元四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贬岳州,在鲁肃原阅兵台兴工造阁,才定名岳阳楼。此后,岳阳楼几经兴发,当地官员屡加修缮,才使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幸存至今。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洞庭山。相传尧帝之女娥皇、女英为舜二妃,闻舜死于苍梧,自投湘江而死,成湘水女神,君山是其居处。

    2.练:洁白的丝织品,这里用来比喻洞庭湖水的明净。

    3.湘女:神话中的湘水之神。

    4.芙蓉:双关湖中的荷花与镜中之人面芙蓉,既是荷花的别名,又以形容美人的颜面,所谓“芙蓉如面柳如眉”也。

    5.悠悠:无穷无尽,无边无际。

    6.春江:指长江,洞庭湖流入长江而东下。

    7.巴陵:古郡名,治所在岳阳,因以作为岳阳的别称。万古愁:指湘水女神的无尽哀苦愁怨。


杨基相关作品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
    我家岷山更西住,正见岷江发源处。 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江水东流万...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
    打印版文档下载
    杨基(元末明初)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

    登岳阳楼望君山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