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舟师》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俞大猷

《舟师》由俞大猷创作

题记:

明嘉靖朝后期,倭寇(日本海盗)频频侵袭中国东南沿海,俞大猷与戚继光率兵进击,屡建战功。俞大猷所率军队被称为“俞家军”。此诗写水军练兵演习情景,是作者为胜利的抗倭水师而作。

原文:

舟师

明代-俞大猷

倚剑东冥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
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
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
夕阳景里归篷近,背水阵奇战士功。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倚剑东冥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
    俞家水军驻守在东海之上,如倚天之剑,气势特别雄伟,剑气所指,扶桑受制,胜券在握。
    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
    云消雾散,正是作战的好时机,战船上的旗子上下舞动,水师已作好战斗准备。
    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
    船队打炮时的火光震天动地,摇乱了海面倒映的银河,胜利的凯歌和正义之气压向了倭寇的巢穴。
    夕阳景里归篷近,背水阵奇战士功。
    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身为将领的诗人,为军阵奇妙,战士勇武而深感欣慰。

    注释:

    ①舟师:水军。

    ②“倚剑”:倚天之剑的省称,古人想象中靠在天边的长剑,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这里代指俞家水军。

    ③“扶桑”:语出《南史·东夷传》:“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古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这里代指倭寇。

    ④冥:通“溟”。东冥:东海。

    ⑤翀(chōng):通“冲”,直上飞。这句是说船在海中,船上旗帜上下翻飞。

    ⑥队火:舰队所发射的炮火。河汉:即银河。

    ⑦虬(qiú)龙:传说中一种有角的龙。虬龙宫:指倭寇的巢穴。

    ⑧景:即“影”。归篷:归帆。

    ⑨陈:通“阵”,作战列阵。背水陈:谓背水列阵,陷之死地以战胜敌人。这是韩信破赵用兵之法。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奇:杰出。


俞大猷相关作品
    倚剑东冥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 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 队火光摇河...
    打印版文档下载
    俞大猷(明代)
    暂无
    舟师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