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钱塘观潮》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施闰章

《钱塘观潮》由施闰章创作

题记:

康熙七年(1668年)秋,诗人因在家闲居无事,曾赴杭州一带旅游,这首五律即描写此行所亲见的钱塘江八月大潮的雄壮声势,钱塘江乃名闻天下的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杭州湾钱塘江口涌潮袭来。波涛万丈,气势磅礴,令人惊心动魄,观潮以在浙江海宁所见最为壮观,故钱塘潮一名“海宁潮”,此诗所写即海宁之所见。

原文:

钱塘观潮

明末清初-施闰章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大海的景色在雨中蒙蒙展开,滚滚波涛飞溅到江上。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那声音似千驱马疾驰一样,有卷万山的气势滚滚而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将被大潮倾倒颠覆,轻舟却故意顶风迎浪向上开。
    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鸱夷子皮”里,伍子胥的尸首犹有遗恨,钱塘江的怒潮永远使人感到悲哀。

    注释:

    ①钱塘:钱塘江,浙江的下游。

    ②台:指观潮的台。

    ③绝岸:陡岸。

    ④溯洄:逆流而上。

    ⑤鸱夷: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据《吴越春秋》等记载,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疏远、赐死。伍子胥临死时,嘱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或者把头割下来悬挂在南城门上,以便看到吴国的灭亡。吴王大怒,下令用鸱夷把他的尸体包裹起来,投入钱塘江。后来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潮神。


施闰章相关作品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影落齐燕白,光连天地寒。 ...
    涨减水逾急,秋阴未夕昏。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
    李将军言:部曲尝掠人妻,既数年,携之南征,值其故夫,一见恸绝;问其夫已纳新妇,...
    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 ...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
    打印版文档下载
    施闰章(明末清初)
    暂无
    钱塘观潮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