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西南夷列传》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史记

《西南夷列传》由史记创作

原文:

西南夷列传

西汉-史记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巂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厓駹最大。其俗或士箸,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厓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馀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徼。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筰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
  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蒙乃上书说上曰:“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馀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馀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彊,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上许之。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馀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使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馀县,属蜀。
  当是时,巴蜀四郡通西南夷道,戍转相饟。数岁,道不通,士罢饿离湿死者甚众;西南夷又数反,发兵兴击,秏费无功。上患之,使公孙弘往视问焉。还对,言其不便。及弘为御史大夫,是时方筑朔方以据河逐胡,弘因数言西南夷害,可且罢,专力事匈奴。上罢西夷,独置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稍令犍为自葆就。
  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於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馀辈。岁馀,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天子注意焉。
  及至南越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头兰。头兰,常隔滇道者也。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柯郡。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灭,会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为夜郎王。
  南越破後,及汉诛且兰、邛君,并杀筰侯,厓駹皆振恐,请臣置吏。乃以邛都为越巂郡,筰都为沈犁郡,厓駹为汶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
  上使王然于以越破及诛南夷兵威风喻滇王入朝。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未肯听。劳浸、靡莫数侵犯使者吏卒。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请置吏入朝。於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滇小邑,最宠焉。
  太史公曰:楚之先岂有天禄哉?在周为文王师,封楚。及周之衰,地称五千里。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汉诛西南夷,国多灭矣,唯滇复为宠王。然南夷之端,见枸酱番禺,大夏杖、邛竹。西夷後揃,剽分二方,卒为七郡。
  西南外徼,庄蹻首通。汉因大夏,乃命唐蒙。劳洸、靡莫,异俗殊风。夜郎最大,邛、筰称雄。及置郡县,万代推功。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西南夷的首领多得数不清,其中夜郎的实力最强。
    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
    夜郎以西的靡莫部落也多得数不过来,其中滇国最为强大。
    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
    从滇国往北,那里的首领同样多得用十来计算,其中邛都势力最大。
    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
    这些国家的人都梳着椎髻,耕种田地,有聚居的城镇和村落。
    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他们以外的地方,西边从同师往东,直到北边的楪榆,称为嶲和昆明,这里的人们把头发盘在头上,随着放牧的牲畜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居住之地,也没有首领,他们的活动范围绵延几千里。
    自巂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
    从嶲往东北去,首领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徙和筰都实力最强。
    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厓駹最大。
    从筰往东北去,首领多得也要用十来计算,其中冉駹的势力最大。
    其俗或士箸,或移徙,在蜀之西。
    他们的风俗是,有的是土著居民,有的是迁移来的,都在蜀郡的西边。
    自厓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从冉駹往东北去,首领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白马的势力最大,都是氐族的同类。
    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这些都是巴郡、蜀郡西南以外的蛮夷。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
      当初在楚威王时,派将军庄蹻率领军队沿长江而上,攻取了巴郡、蜀郡和黔中郡以西的地方。
    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
    庄蹻是楚庄王的后代子孙。
    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
    庄蹻到达滇池,这里方圆三百里,四周都是平地,肥沃富饶的地方有几千里,庄蹻依靠他的军队的威势平定了这个地方,让他隶属楚国。
    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庄蹻想回楚国报告这情况,正赶上秦国攻打并夺取了楚国巴郡、黔中郡,道路被阻隔无法通过,因而又回到滇池,借助他的军队做了滇王,改换服式,顺从当地习俗,因此当了滇人的统治者。
    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
    秦朝时,常頞曾大略地开通了五尺道,并在这些国家设置了一些官吏。
    十馀岁,秦灭。
    过了十几年,秦朝灭亡了。
    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徼。
    等到汉朝建立了,把这些国家都丢弃了,而将蜀郡的原来的边界当作关塞。
    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筰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
    巴郡和蜀郡百姓中的有些人偷偷出塞做买卖,换取筰国的马,僰国的僮仆与牦牛,因此巴、蜀两郡特别富有。
      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
      汉武帝建元六年,大行王恢攻打东越,东越人杀死东越王郢并向汉朝报告。
    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
    王恢凭借兵威派番阳令唐蒙把汉朝出兵的意旨委婉地告诉了南越。
    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
    南越拿蜀郡出产的杞酱给唐蒙吃,唐蒙询问从何处得来,南越说,“取道西北牂柯江而来,牂柯江宽度有几里,流过番禺城下。”
    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
    唐蒙回到长安,询问蜀郡商人,商人说:“
    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
    只有蜀郡出产枸酱,很多人偷偷拿着出去和夜郎做交易。
    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
    夜郎紧靠牂柯江,江面宽数百步,完全可以行船。
    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
    南越想用财物使夜郎归属自己,可是他的势力直达西边的同师,也没能把夜郎像臣下那样加以役使。”
    蒙乃上书说上曰:“
    唐蒙就上书皇上说:“
    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馀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
    南越王乘坐黄屋之车,车上插着左纛之旗,他的土地东西一万多里,名义上是外臣,实际上是一州之主。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如今从长沙和豫章郡前去,水路多半被阻绝,难以前行。
    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馀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
    我私下听说夜郎所拥有的精兵能有十多万,乘船沿牂柯江而下,乘其没注意而加以攻击,这是制服南越的一条奇计。
    诚以汉之彊,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
    如果真能用汉朝的强大,巴蜀的富饶,打通前往夜郎的道路,在那里设置官吏,是很容易的。”
    上许之。
    汉武帝同意唐蒙的主张。
    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馀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
    就任命他为郎中将,率领一千大军,以及负责粮食、辎重的人员一万多人,从巴符关进入夜郎,于是会见了夜郎侯多同。
    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
    唐蒙给了他很多赏赐,又用汉王朝的武威和恩德开导他,约定给他们设置官吏,让他的儿子当相当于县令的官长。
    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
    夜郎旁边小城镇的人们都贪图汉朝的丝绸布帛,心中认为汉朝到夜郎的道路险阻,终究不能占有自己,就暂且接受了唐蒙的盟约。
    还报,乃以为犍为郡。
    唐蒙回到京城向皇上报告,皇上就把夜郎改设为犍为郡。
    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
    这以后就调遣巴、蜀两郡的兵士修筑道路,从僰直修到牂柯江。
    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
    蜀郡人司马相如也向皇帝说西夷的邛、筰可以设郡。
    使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馀县,属蜀。
    皇帝就派司马相如用郎中将的身份前去西夷,明白地告诉他们,朝廷将按南夷的方式对待他们,给他们设置一个都尉、十几个县,归属于蜀郡。
      当是时,巴蜀四郡通西南夷道,戍转相饟。
      在这个时候,巴郡、蜀郡、广汉郡、汉中郡开通西南夷的道路,戍边的士卒、运送物资和军粮的人很多。
    数岁,道不通,士罢饿离湿死者甚众;
    过了几年,道路也没修通,士卒疲惫饥饿,遭受潮湿,死了很多人。
    西南夷又数反,发兵兴击,秏费无功。
    西南夷又屡次造反,调遣军队去攻打,耗费钱财和人力,却没有成果。
    上患之,使公孙弘往视问焉。
    皇上忧虑此事,便派公孙弘去亲自观察询问。
    还对,言其不便。
    公孙弘回京禀告皇上,声称不利。
    及弘为御史大夫,是时方筑朔方以据河逐胡,弘因数言西南夷害,可且罢,专力事匈奴。
    等到公孙弘当了御史大夫,这时汉朝正修筑朔方郡城,以便凭借黄河驱逐匈奴,公孙弘乘机屡次陈说开发西南夷的害处,因此可暂时停止开发活动,集中力量对付匈奴。
    上罢西夷,独置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稍令犍为自葆就。
    皇上下令停止对西夷的活动,只在南夷的夜郎设置两县和一都尉,命令犍为郡保全自己,并逐渐完善自己的郡县体制。
      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待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出使大夏国归来后,说他呆在大夏时曾经看到过蜀郡出产的布帛,邛都的竹杖,让人询问这些东西的来历,回答的人说,“从东南边的身毒国弄来的,从这儿到那里的路途有数千里,可以和蜀地的商人做买卖。”
    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
    有人听说邛地以西大约二千里处有个身毒国。
    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
    张骞乘机大谈大夏在汉朝西南方,仰慕中国,忧虑匈奴阻隔他们与中国的交通要道,假若能开通蜀地的道路,身毒国的路既方便又近,对汉朝有利无害。
    於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
    于是汉武帝就命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让他们寻找捷径从西夷的西边出发,去寻找身毒国。
    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馀辈。
    他们到达滇国,滇王尝羌就留下了他们,并为他们派出十多批到西边去寻找道路的人。
    岁馀,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
    过了一年多,寻路的人们全被昆明国所阻拦,没能通往身毒国。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
      滇王同汉朝使者说道:“
    汉孰与我大?”
    汉朝和我们滇国相比,哪个大?”
    及夜郎侯亦然。
    汉朝使者到达夜郎,夜郎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这是因为道路不通的缘故,各自以为自己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汉朝的辽阔。
    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
    汉朝使者回到京城,于是极力陈说滇是大国,值得让他们亲近和归附汉朝。
    天子注意焉。
    汉武帝对这事留心了。
      及至南越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
      等到南越造反时,皇上派驰义侯用犍为郡的名义调遣南夷的军队。
    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
    且兰君害怕他的军队远行后,旁边的国家会乘机虏掠他的老弱百姓,于是就同他的军队谋反,杀了汉朝使者和犍为郡的太守。
    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
    汉朝就调动巴郡和蜀郡原想去攻打南越的八个校尉,率领被赦从军的罪犯去攻打且兰,把它平定了。
    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头兰。
    正赶上南越已被攻破,汉朝的八个校尉尚末沿牂柯江南下,就领兵撤回,在行军中诛杀了头兰。
    头兰,常隔滇道者也。
    头兰是经常阻隔汉朝与滇国交通道路的国家。
    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柯郡。
    头兰被平定后,就平定了南夷,在那儿设置了牂柯郡。
    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灭,会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
    夜郎侯开始依*南越,南越被消灭后,正赶上汉军回来诛杀反叛者,夜郎侯就到汉朝京城朝见皇上。
    上以为夜郎王。
    汉武帝封他为夜郎王。
      南越破後,及汉诛且兰、邛君,并杀筰侯,厓駹皆振恐,请臣置吏。
      南越破灭之后,以及汉朝诛杀且兰君、邛君,并且杀了筰侯,冉、駹都震惊恐慌,便向汉朝请求称臣,为他们设置官吏。
    乃以邛都为越巂郡,筰都为沈犁郡,厓駹为汶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
    汉朝就把邛都设置为越嶲郡,筰都设置为沈犁郡,冉、駹设置为沦山郡,广汉西边的白马设置为武都郡。
      上使王然于以越破及诛南夷兵威风喻滇王入朝。
      皇上派王然于利用破南越及诛杀南夷君长的兵威,委婉劝告滇王前来朝见天子。
    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未肯听。
    滇王有军队数万人,他旁边东北方有劳浸和靡莫,都和滇王同姓,相互依靠,不肯听从劝告。
    劳浸、靡莫数侵犯使者吏卒。
    劳浸、靡莫多次触犯汉朝使者和官兵。
    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
    汉武帝元封二年,天子调动巴郡和蜀郡的军队攻打并消灭了劳浸和靡莫,大军逼近滇国。
    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
    滇王开始就对汉朝怀有善意,因此没有被诛杀。
    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请置吏入朝。
    滇王于是离开西夷,率领全国向汉朝投降,请求为他们设置官吏,并进京朝见汉武帝。
    於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于是汉朝就把滇国设置为益州郡,赐给滇王王印,仍然统治他的百姓。
      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
      西南夷的君长数以百计,只有夜郎、滇的君长接受了王印。
    滇小邑,最宠焉。
    滇是个小国,最受汉朝宠爱。
      太史公曰:
      太史公说:
    楚之先岂有天禄哉?
    楚国的祖先难道有上天赐给的禄位吗?
    在周为文王师,封楚。
    在周朝时,他们的先祖鬻熊当了周文王的老师,后来的熊绎又被周成王封到楚蛮之地而立国。
    及周之衰,地称五千里。
    等到周朝衰微之时,楚国领土号称五千里。
    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
    秦国灭亡诸侯,唯独楚国的后代子孙还有滇王存在。
    汉诛西南夷,国多灭矣,唯滇复为宠王。
    汉朝诛杀西南夷,那里的国家多半被消灭,只有滇王又受到汉天子的宠爱。
    然南夷之端,见枸酱番禺,大夏杖、邛竹。
    但是平定南夷的开始,是在番禺见到了枸酱,在大夏看到了邛竹杖。
    西夷後揃,剽分二方,卒为七郡。
    西夷后来被分割,分成西、南两方,最后被汉王分设为七个郡。
      西南外徼,庄蹻首通。
      西南与外界相通的道路,由庄蹻最先开通。
    汉因大夏,乃命唐蒙。
    汉朝因为蜀地有大夏泽,就任命唐蒙为蜀郡太守。
    劳洸、靡莫,异俗殊风。
    唐蒙辛劳地开发,使靡莫之地的风俗与中原不同。
    夜郎最大,邛、筰称雄。
    夜郎的领土最大,邛、筰的势力称雄于四周。
    及置郡县,万代推功。
    到设置郡县时,千秋万代都称赞这是功德。

    注释:

    〔西南夷〕泛指我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
    〔君长〕即部落首领。
    〔什〕通“十”。
    〔数〕统计计算。
    〔夜郎〕古代部族名,也是国名。
    〔其〕代指夜郎。
    〔靡莫〕古代部落名,属于羌氐族系统。
    〔滇〕古代部族国名。
    〔邛(qing,穷)都〕古代部族名国名。
    〔魋结〕一种发式,将头发梳成椎形,故称“椎髻”。
    〔邑〕城镇。
    〔聚〕村落。
    〔嶲〕古代部族名。
    〔昆明〕古代部族名,也是古国名。
    〔编〕通“辫”“编发”,就是把头发梳成辫。
    〔毋常处〕无永久居住的地方。
    〔徙〕古代部族名,古国名。
    〔筰(zu,昨)都〕古部族名国名。
    〔冉駹〕皆古代部族名。
    〔土箸〕定居某地,常期不移动。箸,通“著”。
    〔白马〕古代部族名。
    〔氐类〕氐族的同类,都属于氐族。
    〔楚威王〕楚国国君,公元前三三九年至前三二九年在位。按庄入滇在顷襄王(前至前在位)时,此楚威王当是楚顷襄王之误。《后汉书》及《华阳国志》皆作顷襄王,是。庄于顷襄王二十年(前),曾率兵沿长江从黔中进入云南,后因秦兵南侵,堵塞他回楚之路,便在滇中称王。
    〔将〕率。
    〔循〕沿着。
    〔江〕长江。
    〔略〕攻取。
    〔苗裔〕后代子孙。
    〔旁〕四边,周围。
    〔兵威〕军事威力。
    〔定〕平定。
    〔会〕恰巧。
    〔击夺〕攻击夺取。按秦昭襄王时,于楚顷襄王十九年(前),夺取楚国黔中之地(见卷五《秦本纪》)。又于顷襄王二十二年(前),再次夺楚黔中郡和巫地(见卷四十《楚世家》与(卷五《秦本纪》)。
    〔其众〕指庄的大军。
    〔王滇〕在滇中称王。
    〔变服〕改变楚的服饰,穿起当地人的服装。
    〔长之〕给当地人当长帅。
    〔略〕大略。
    〔五尺道〕道路名。按秦统一中国后,为控制西南地区,在四川宜宾和云南曲靖间修了一条大道,路面宽五尺,故称五尺道。
    〔开〕《汉书》作“关”,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以为当作“关”,关塞,即把蜀地原来的边界当作关。
    〔故〕原。
    〔徼〕边界。
    〔或〕有的人。
    〔商贾〕作买卖。
    〔筰马〕筰都的马。
    〔僰僮〕僰人奴婢。按僰是古代部族名。
    〔髦牛〕即牦牛。
    〔殷富〕特别富有。
    〔建元〕汉武帝第一个年号(前-前)。
    〔东越〕古代部族名,是越人的一支;也是国名。
    〔因〕凭借。
    〔使〕派。
    〔风〕通“讽”,委婉劝告。
    〔指〕通“旨”,旨意。
    〔食〕给吃。
    〔枸酱〕用枸的果实做的酱。按枸是树名,即蒌叶,又名蒟酱扶留藤。其果实绿黄色,可制酱。
    〔道〕经由。
    〔牂柯〕古代河名。
    〔广〕宽。
    〔贾人〕商人。
    〔市〕交易,做买卖。
    〔役属〕归属而服役。
    〔臣使〕像臣下那样驱使。
    〔说上〕游说皇帝。
    〔黄屋〕帝王之车。其车以黄缎饰里,故称。
    〔左纛(do,道)〕插在车厢左边的用旌牛尾或雉尾装饰的旗子。这是皇帝的车饰。
    〔将〕率领。
    〔食重〕粮食和辎重。
    〔巴蜀筰关〕当作“巴符关”(见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
    〔入〕指进入夜郎。
    〔夜郎侯〕夜郎国的长帅。
    〔威德〕威势与恩德。
    〔令〕相当于县令的官。
    〔终〕最终。
    〔指〕通向。
    〔相如〕指司马相如。他在武帝时曾出使西南夷,对开发西南边疆有很大胜贡献。
    〔如〕如同。
    〔四郡〕指巴郡蜀郡广汉汉中。
    〔戍〕戍边士卒。
    〔转〕指运输物资之人。
    〔饷〕指军粮。
    〔罢〕通“疲”。
    〔离〕通“罹”,遭受。
    〔数〕屡次。
    〔兴击〕发动攻击。
    〔便〕利。
    〔是时〕此时。
    〔据〕凭借。
    〔河〕黄河。
    〔逐胡〕驱逐匈奴。
    〔因〕乘机。
    〔且〕暂时。
    〔事〕从事。
    〔稍〕逐渐。
    〔葆〕通“保”。
    〔就〕成就。
    〔元狩〕汉武帝第四个年号(前-前)。
    〔使〕出使。
    〔大夏〕西域国名。
    〔来〕回来。
    〔居〕呆在。
    〔使问〕派人询问。
    〔所从来〕从何地弄来。
    〔身毒国〕古代国名。或译作“天竺”“天毒”“乾毒”等。
    〔市〕买。
    〔隔〕阻隔。
    〔诚〕若。
    〔间〕走小路,捷径。
    〔指〕通“旨”,意旨。
    〔求〕找到。
    〔为求道西〕为他们寻找西去的道路。
    〔十余辈〕指滇国派出找寻西去之路的十多批人。
    〔闭〕阻塞。
    〔孰与〕与……比,哪一个……。
    〔然〕如此。
    〔足事亲附〕值得让他们亲近归附汉朝。
    〔注意焉〕专注留意这件事。焉,兼词,相当于“于是(此)”。
    〔南越反〕汉武帝元鼎五年(前),南越丞相吕嘉叛乱,后被平定,南越亡国。见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
    〔上〕指汉武帝。
    〔因〕凭借。
    〔且兰君〕且兰国的长帅。
    〔旁国〕附近国家。
    〔虏〕俘虏。
    〔罪人〕指被赦免罪过而充当军人的人。
    〔尝〕当依《汉书》作“当”,本当。
    〔会〕恰巧,正赶上。
    〔不下〕没有沿牂柯江南下击南越。
    〔引兵〕领兵。
    〔行诛〕在行军中诛灭。
    〔头兰〕古国名。
    〔上〕指汉天子。
    〔先〕祖先。
    〔岂〕难道。
    〔天禄〕上天所赐的俸禄。卷四十《楚世家》记载,楚先人“鬻熊子事文王”。
    〔其后楚武王熊通曾说〕“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封楚〕受封于楚。
    〔卷四十《楚世家》记载〕楚先人“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地〕国土。
    〔宠王〕受宠爱的王。
    〔端〕开始。
    〔见枸酱番禺〕即在番禺见到枸酱。
    〔杖邛竹〕即邛竹杖。
    〔揃(jin,剪)〕分割。
    〔剽〕分开。
    〔二方〕两个方面。
    〔卒〕终于。

史记相关作品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
    打印版文档下载
    史记(西汉)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

    西南夷列传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