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金匮要略·卷下·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二十一》的原文打印版

《金匮要略·卷下·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二十一》由张仲景创作

原文:

金匮要略·卷下·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二十一

东汉-张仲景
  (论一首 证六条 方七首)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出汗、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敢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方见痉中)产后腹中疼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见寒疝中)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枳实芍药散方
  枳实(烧令黑,勿太过) 芍药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下瘀血汤方
  大黄二两 桃仁二十枚 蟅虫二十枚(熬,去足)
  右三昧,末之,炼蜜和为四九,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方见痉病中)
  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
  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竹叶汤方
  竹叶一把 葛根三两 防风 桔梗 桂枝 人参 甘草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 大枣十五枚 生姜五两
  右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煎药汤去沫。呕者,加半夏半升洗。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竹皮大丸方
  生竹茹二分 石膏二分 桂枝一分 甘草七分 白薇一分
  右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
  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白头翁 甘草 阿胶各二两 秦皮 黄连 柏皮各三两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
  附方
  《千金》三物黄芩汤 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黄芩一两 苦参二两 干地黄四两
  右三昧,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多吐下虫。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 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病引腰者,不能食饮。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
  当归四两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一日令尽,若大虚,加饴糖六两,汤成内之,于火上暖令饴消。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八味,汤成内阿胶。若无当归,以穹穷代之;若无生姜,以干姜代之。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张仲景相关作品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   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张仲景(东汉)
    暂无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