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呜呼嗟乎,遐哉邈矣。
唉,多么长久,有多么遥远。
时来曷迟,去之速矣。
时运降临得这么迟,消失得又那么快。
屈意从人,非吾徒矣。
违背初衷而追随他人,不是我们这类人所做的。
正身俟时,将就木矣。
唯有端正自己的行为,等待岁月的流逝,渐渐走近生命的尽头。
悠悠偕时,岂能觉矣?
忧思伴随着时光流逝,何时才会醒悟?
心之忧欤,不期禄矣。
心中充满忧伤,不再奢望禄位。
遑遑匪宁,只增辱矣。
一生中匆匆忙碌,只是给自己带来羞辱。
努力触藩,徒摧角矣。
尽力想有所作为,反而徒劳无益,适遭其咎。
不出户庭,庶无过矣。
只好不出家门,希望不再有过失。
重曰:“
结束语:“
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
一生不能遇上夏商周三朝的鼎盛时期,却赶上夏商周末期乱世败坏的习俗。
末俗以辩诈而期通兮,贞士耿介而自束,虽日三省于吾身,繇怀进退之惟谷。
人人都希望通过狡诈去获得亨通,只有意志坚贞、行为光明正大的人才自觉约束自己,即使每日多次省察自己的言行,日常依然是小心翼翼,不敢贸然行事。
彼实繁之有徒兮,指其白以为黑。
社会上有不少这样的人,颠倒黑白。
目信嫮而言眇兮,口信辩而言讷。
眼神很柔美,却不幸失明了,有能言善辩的口才,说话却吞吞吐吐。
鬼神之不能正人事之变戾兮,圣贤亦不能开愚夫之违惑。
可惜鬼神不能改变人间事物的变异和乖戾,圣贤也不能使愚人改变其邪恶和迷乱。
出门则不可与偕往兮,藏器又蚩其不容。
所以在外就仕不可与他们结伴同行,然自己怀藏才学,等待时机,又遭他们的讥笑排斥。
退洗心而内讼兮,固未知其所从也。
只好退下,通过自省自责,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尽管这样,仍不知究竟朝哪条路走。
观上古之清浊兮,廉士亦茕茕而靡归。
回想上古时代政治安定或混乱时,廉正的人也孤单无依而无所归属。
殷汤有卞随与务光兮,周武有伯夷与叔齐。
商汤时代有卞随和务光,周武王时代有伯夷和叔齐。
卞随、务光遁迹于深渊兮,伯夷、叔齐登山而采薇。
卞随和务光想避世,结果投水自溺,伯夷和叔齐因避周而一起登上首阳山,采薇度生。
使彼圣贤其繇周遑兮,矧举世而同迷。
倘若那些圣贤尚周章惶惧,何况整个社会,都陷入而迷糊,分辨不清。
若伍员与屈原兮,固亦无所复顾。
好像伍子胥和屈原,虽然已到了对故国不值得眷恋的程度。
亦不能同彼数子兮,将远游而终古。
但仍不舍得与上述四人一样,游历到很远的地方。
于吾侪之云远兮,疑荒涂而难践。
却依然终古思慕故国,当我们这批人谈到远游时。
惮君子之于行兮,诫三日而不饭。
就会思考到路途荒僻、难于行走,因此君子竭尽辛苦,为了迅速实现自己的目的,应经常提醒自己要忍受饥渴。
嗟天下之偕违兮,怅无与之偕返。
感叹普天下的人都违背了这个原则,让人感到竟无人可以与自己共进退。
孰若返身于素业兮,莫随世而轮转。
不如回到那儒学的事业上,不要再随着社会形势的起伏而轮转。
虽矫情而获百利兮,复不如正心而归一善。
虽然改变了本性就能获得百利,仍不如端正心意集中到某一有益的事业上来。
纷既迫而后动兮,岂云禀性之惟褊。
很多人是受到某种压力才行动的,怎能说那是人的天性就是狭隘的?
昭“同人”而“大有”兮,明谦光而务展。
占卜得“同人”和“大有”两吉卦,“谦”卦上也说,尊者有谦而更光明正大。
遵幽昧于默足兮,岂舒采而蕲显?
预示着应照此而办,应默默无闻地起步干,为何要显示才华而祈求显达?
苟肝胆之可同兮,奚须发之足辨也?”
只要人在大的主要方面取得一致,哪里需要注意那些琐细的、外部的事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