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遗黄琼书》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李固

《遗黄琼书》由李固创作

原文:

遗黄琼书

两汉-李固

  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
  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近鲁阳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设坛席,犹待神明。虽无大异,而言行所守无缺;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者,岂非观听望深,声名太盛乎?自顷征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尝朱仲昭顾季鸿等,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
      听说你已经渡过洛水,离万岁亭很近了。
    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
    难道你面对眼前的情势自己原来的想法有所变化,将顺应王命前往应诏吗?
    盖君子谓:“
    孟子说:“
    伯夷隘,柳下惠不恭。”
    伯夷气量狭隘,柳下惠太不严肃。”
    故传曰:“
    《法言》又说:“
    不夷不惠,可否之间。”
    不做伯夷不学柳下惠,折中而不偏激。”
    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
    这些道理,正是圣贤处世立身所重视的呀!
    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由,斯则可矣;
    如果你确实要隐居在山野之中,与山水为伴,效仿巢父、许由,这样做也是可以的。
    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
    若是有志于辅佐朝廷救助百姓,现在正是时候!
    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
    自古以来,善政少而乱世多,天下志士非要等到有尧舜这样圣明的君主才肯出来从政,那就永远不会有机会了。
      常闻语曰:“
      我常听说这样的话:
    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
    又高又尖的东西容易折断,皎洁白净的东西容易污染。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
    高难深奥的乐曲,能和唱的人一定很少。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在美好的声名之下,实际的才德常常难以相符。
    近鲁阳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设坛席,犹待神明。
    近来鲁阳的樊先生,被朝廷征召初到京城,朝廷用大轿抬他上殿,设坛设席,对他如同神灵。
    虽无大异,而言行所守无缺;
    虽然没见他有超出常人的表现,但是他的言行中规中矩。
    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者,岂非观听望深,声名太盛乎?
    没什么过失,毁谤之言却到处传播,威望直落,难道不是当初人们听到的对他的评价太高,寄予的希望太多,名声太盛的缘故啊!
    自顷征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尝朱仲昭顾季鸿等,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
    近来朝廷征召的人,如胡元安、薛孟尝、朱仲昭、顾季鸿等,他们的功业都没什么可以夸赞的,所以舆论都说处士“纯盗虚声”,我希望先生你能施展自己的非凡才华,令众人叹服,一举洗雪此类言论。
          

    注释:

    度:同“渡”。

    伊洛:伊水和洛水,两水均在京城洛阳之南。

    万岁亭: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相传汉武帝登嵩山,闻山上有三呼万岁声,故名。

    即事:对当前的事件,指朝廷征召。按,黄琼被征后,路中称疾不进。

    渐:心动。“渐”是《易》的卦名,象征“徐缓的运动”,故引申为不再固执原意。

    君子:指孟子。引号中的句子见《孟子·公孙丑》。

    伯夷:殷商时孤竹君之子,殷亡后,不食周粟,与弟叔齐饿死于首阳山。

    隘:心地偏狭孤僻。

    柳下惠:名展禽,春秋时鲁国人,曾在鲁国做典狱官,三次被罢官,仍不离开鲁国。《论语·微子》记孔子的话,说伯夷“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说柳下惠“降志辱身”。

    恭:庄重,自尊。

    传:解释儒家六经的著作称之为“传”。引号中的句子见扬雄《法言·渊骞篇》。

    夷惠:指伯夷柳下惠。

    可否之间:采取中间态度。意即既不学伯夷的过分偏狭,也不学柳下惠的一味随和。

    居身:处世,立身。

    珍:珍视,看重。

    诚:果真。枕山栖谷:喻在山野隐居。

    拟:模仿。迹:行为。

    巢由:巢父和许由,相传是帝尧时的隐士,帝尧禅位给他们,他们逃避不受。

    斯:这样,指拒绝征召。

    辅政:辅佐朝廷办事。

    其时:正是时候。

    生民:世界上有人人类社会开始。

    善政:统治合理,政治清明。

    乱俗:统治无方,社会混乱。

    志士:有志救世济民的人。

    终:永远。

    语:成语,谚语。

    峣峣:高峻。

    缺:折断。

    皎皎:洁白。

    《阳春》:古代高雅的乐曲。

    和:应和,共鸣。

    寡:稀少。语出宋玉《对楚王问》。

    盛名:大名。

    副:符合,相等。

    鲁阳:今河南鲁山县。

    樊君:樊英,东汉名士,州郡和朝廷多次征召,他都拒绝不应。顺帝永建二年强征到京,仍不肯朝见,用轿子强行抬至殿上,也不肯跪拜,国人对他期望甚高。

    设坛席:筑坛安席,形容礼敬。

    犹:好象。

    神明:圣贤,有智慧的人。按,当时顺帝待樊英如对师傅,拜为五官中郎将,询问朝政得失,恩礼备至。大异,杰出的表现,惊人的谋略。

    所守无缺:道德规范上没有错误。

    布流:传播。

    应时:顿时。

    折减:(名声)降落。

    观听:指群众以耳目所听察的种种。

    望深:期望过高。

    顷:近来。

    胡元安:与以下三人都是当时被征召的名士。

    功业:办事成绩。

    采:可取,值得记载。

    俗论:世俗的议论。

    处士:居家未做官的士人。

    纯:专门。

    虚声:与实际不符的名望。

    弘:施展。

    远谟:远大的谋略。一雪:一举洗刷。

    此言:指“言处士纯盗虚声”的“俗论”。


李固相关作品
      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
    打印版文档下载
    李固(两汉)

    李固(公元94年~公元147年),东汉中期名臣,太尉、录尚书事,别名李太尉,主要成就为安定荆州,不畏权贵。李固半身像京师之人感叹:是复为李公矣。

    遗黄琼书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