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五帝本纪赞》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史记

《五帝本纪赞》由史记创作

题记:


  《史记》的首篇为《五帝本纪》,《五帝本纪赞》是司马迁为首篇作的赞语,列在该篇的末尾。赞语是司马迁在《史记》的重要篇章之后,以“太史公曰”的口气发表的议论、总结或补充的文字。说明了司马迁对待史料的审慎态度以及他在验证史料时跋山涉水的艰苦过程。此种颇似于评论的“赞”的形式,乃司马迁首创,并被后世史书所沿用。

原文:

五帝本纪赞

西汉-史记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太史公曰:
      太史公司马迁说:
    学者多称五帝,尚矣。
    学者多称赞五帝,久远了。
    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然而最可征而信的《尚书》,记载的独有尧以来,而不记载皇帝、颛顼、帝喾,诸子百家虽言黄帝,又涉于神怪,都不是典雅之训,所以当世缙绅们都不敢说,不可以取以为证啊。
    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
    孔子所传的《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虽称孔子所传,但儒者怀疑不是圣人之言,所以不传以为实。
    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
    我曾经西至崆峒山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处,北到黄帝尧舜之都涿鹿,东到海,南到江淮,我所经历的地方,所见过的长老,往往称颂黄帝尧舜的旧绩与其风俗教化,固来与别处有所不同,那么别的书说到黄帝的,也或者可以为证。
    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总之,大要不背离《尚书》所记载的接近这些。
    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
    我看《春秋》《国语》,这两篇发挥阐释《五帝德》《帝系姓》很彰著,顾儒者但不深考而且有的不传讲,这两篇所发挥阐述得很显著,验之风俗教化固然不同一般,都是事实,一点也不虚。
    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
    况《尚书》缺亡的内容多了,岂能因为它缺亡而算了呢,它所遗失的,像黄帝以下的事情,就时时见于其他的传说中,如百家《五帝德》之类,都是其他学说,有怎么可以因为缙绅难言,儒者不传,而不选取了呢。
    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人,不能择取,而浅见寡闻者本来就难为它讲说。
    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我按照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次序,选择其中语言比较典雅的,所以写成本纪的开头。

    注释:

    〔太史公〕司马迁自称。
    〔尚〕久远。
    〔《尚书》是一部奴隶制时代的历史文献汇编,主要记载商周帝王的言论与文告,同时也有东周战国时代人根据传说编造的虞夏史事的记载。从汉代起也称为《书经》。
    〔雅驯〕正确可信。雅,正确。驯,通“训”。这里是说得通合理的意思。
    〔荐绅先生〕这里指有地位的人。荐绅,即搢绅,又作缙绅。古代官员上朝时把手里拿着的手板(笏)插在腰带上,称为“搢绅”。搢,插。绅,腰带。先生,长者。
    〔《宰予问五帝德》《帝系姓》是《大戴礼》和《孔子家语》中的篇名,有些儒者认为不是圣人之言,不可信,因而不传学。
    〔或〕有的人。
    〔空峒〕山名,也写作“崆峒”,在今甘肃平凉西。传说黄帝曾到过这里。
    〔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山侧有涿鹿城,传说黄帝尧舜都曾在这里建都。
    〔渐〕入,这里是“到”的意思。
    〔长老〕年长的人。
    〔古文〕指《尚书》《宰予问五帝德》《帝系姓》等用上古文字写成的古籍。
    〔予〕我。
    〔《春秋》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体史书。
    〔《国语》西周末至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国别史。
    〔章〕明。
    〔顾〕但。
    〔弟〕通“第”。只是。
    〔见〕通“现”。
    〔有间〕指年月长。
    〔轶〕通“佚”。散失。
    〔著为本纪书首〕写成《五帝本纪》,放在《史记》全书的开头。

史记相关作品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史记(西汉)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

    五帝本纪赞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