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咸(不详,约在魏明帝时期~不详,约在晋武帝在位后期),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别名阮始平,出生于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南),主要成就为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别名王安丰、阿戎,出生于琅玡临沂,主要成就为参与灭吴战争;绥慰新附,宣扬威惠,使荆土悦服,谥号元。
刘伶(约221~292) 字伯伦。晋沛国(今淮北市)人。魏末曾任建威将军。晋武帝时对策,申述“无为而治”之义被黜。司马氏擅权,伶纵酒放浪以示对黑暗统治的满及对礼法的 蔑视。党乘鹿车;携壶酒,使人荷锹相随,道:“死便埋我”。与阮籍、嵇康等合称“竹林七贤”。有《酒德颂》较革教员。另有诗《北芒客舍》等
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司徒,别名山司徒,山公,出生于河内郡怀县,主要成就为选拔贤才,建议时政,被封为新沓伯,谥号康。山涛半身像司马师:吕望欲仕邪?。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210—263
三國魏陳留尉氏人,字嗣宗。阮瑀子。齊王芳時任尚書郎,以疾歸。大將軍曹爽被誅后,任散騎常侍、步兵校尉,封關內侯。世稱阮步兵。好《老》、《莊》,蔑視禮教。縱酒談玄,后期口不臧否人物,以此自全。擅長五言詩,風格隱晦。又工文。與嵇康齊名,為竹林七賢之一。后人輯有《阮步兵集》。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